近年来,随着肥胖问题的日益严峻证券配资,GLP-1(胰高血糖素样肽-1)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因其卓越的减重效果而备受关注。
其中,丹麦诺和诺德生产的司美格鲁肽和美国礼来公司研发的替尔泊肽,作为新一代GLP-1药物的代表,成为减重领域的两大明星产品。
那么,这两款药物究竟谁的减重效果更胜一筹呢?让我们通过最新的临床研究数据来一探究竟。
减重界“网红”产品
替尔泊肽与司美格鲁肽的减重原理
司美格鲁肽:GLP-1 单受体激动剂的代表
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-1(胰高血糖素样肽-1)单受体激动剂。其作用机制如下:
✅抑制食欲:GLP-1 可作用于大脑中调节食欲的区域,抑制食欲,减少食物摄入。
✅延缓胃排空:GLP-1 可延缓胃排空,增加饱腹感,进一步减少进食量。
✅促进胰岛素分泌:GLP-1 可促进胰岛素分泌,降低血糖水平,对糖尿病患者有益。
展开剩余81%替尔泊肽:GIP/GLP-1双靶点,减重降糖先锋
替尔泊肽是全球首个也是目前唯一获批用于肥胖治疗的 GIP(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)/GLP-1 双受体激动剂。其作用机制如下:
✅双重作用机制:替尔泊肽不仅能激活 GLP-1 受体,还能激活 GIP 受体。GIP 是一种与 GLP-1 类似的肠促胰岛素激素,在调节血糖和能量代谢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。
✅增强减重效果:GIP 与 GLP-1 协同作用,可更有效地抑制食欲,减少能量摄入,并增加能量消耗。
✅改善代谢指标:GIP 可促进脂肪分解,改善胰岛素敏感性,对肥胖相关代谢紊乱有积极影响。
✅更强大的食欲抑制:替尔泊肽对大脑中调节食欲的区域有更强大的作用,进一步增强其减重效果。
从机制原理来看,替尔泊肽通过同时激活GLP-1和GIP受体,双重调节血糖和食欲,从而实现高效减重;
司美格鲁肽则主要通过激活GLP-1受体,延缓胃排空、抑制食欲并增加饱腹感,达到减重效果。两者均通过调节代谢和食欲机制发挥作用,但替尔泊肽的双重机制可能带来更强的减重潜力。
SURMOUNT-5 研究:
替尔泊肽减重效果显著优于司美格鲁肽
替尔泊肽治疗组患者减重达22.8公斤,而司美格鲁肽治疗组则为15.0公斤[1]。
SURMOUNT-5评估了在非糖尿病的成人肥胖患者中,替尔泊肽(GIP/GLP-1双受体激动剂)与司美格鲁肽(GLP-1单受体激动剂)之间的差异。
2024 年 12 月 4 日,礼来公司公布了 SURMOUNT-5 研究的顶线结果。
SURMOUNT-5(NCT05822830)是一项多中心、随机、开放标签的3b期临床试验,旨在比较替尔泊肽(tirzepatide)与司美格鲁肽(semaglutide)在未患糖尿病的肥胖或超重成人(伴有至少一种合并症,如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或心血管疾病)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。
该试验招募了约751名来自美国和波多黎各的患者,按1:1的比例随机分配至两组,分别接受替尔泊肽(10mg或15mg)或司美格鲁肽(1.7mg或2.4mg)的最大耐受剂量治疗。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第72周时,替尔泊肽相较于司美格鲁肽在体重自基线降低百分比上的优效性。
主要研究结果:
🔍平均减重比例[1]:
替尔泊肽组:20.2% 司美格鲁肽组:13.7% 替尔泊肽的减重效果是司美格鲁肽的 1.47 倍。🔍具体减重数据[1]:
替尔泊肽组患者平均减重 22.8 公斤, 司美格鲁肽组为 15.0 公斤。🔍减重≥25% 的患者比例[1]:
替尔泊肽组:31.6% 司美格鲁肽组:16.1%。在第 72 周时,替尔泊肽在体重减轻≥10%、≥15%、≥20%、≥25%、≥30% 的参与者百分比,以及 BMI、腰围等指标上均全面超越司美格鲁肽。
卫健委《肥胖症诊疗指南》中推荐
的四种GLP-1RA减重药物
在中国,已获准用于治疗肥胖症的 GLP-1RA(胰高血糖素样肽-1 受体激动剂)类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种:利拉鲁肽、贝那鲁肽、司美格鲁肽以及替尔泊肽。
临床试验数据显示,替尔泊肽在减重方面的表现尤为突出,其效果明显超越其他同类药物,成为减重效果最为显著的 GLP-1RA 类药物之一。
免责声明:减重指南针宝典聚焦GLP-1减重药物动向,分享最新情报。本文仅作信息交流之目的,文中观点不代表我们立场,亦不代表我们支持或反对文中观点。本文也不是治疗方案推荐。如需获得治疗方案指导,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。版权说明:本文来自减重指南针宝典内容团队,欢迎个人转发至朋友圈,谢绝媒体或机构未经授权以任何形式转载至其他平台。
目前在中国上市的GLP-1类药物主要有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和利拉鲁肽、礼来的替尔泊肽和度拉糖肽等。GLP-1 作为理想降糖药和减重药广泛应用证券配资,且逐渐拓展至多种适应症,引领慢病治疗理念新纪元。
发布于:江西省实盘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